〔記者王孟倫/台北報導〕金管會與中國銀監會將在本週三於北京舉行「二次金銀會」,兩岸金融業務往來的發展階段,也將從「國銀西進」,進入「陸銀東來」;學者強調,「陸銀東來」將威脅台灣金融業發展,台灣必須高度警戒,嚴防衝擊我國金融市場之穩定!
針對兩岸金融業務往來之發展,在本國銀行西進部分,去年台灣與中國簽署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之後正式開啟,目前中國已核准七家國銀設置分行;至於 「陸銀東來」,也就是陸銀「分行開業」與「參股國銀」這兩個部分,預計在明年正式開放,屆時,台灣街頭就會看到中國陸銀的招牌。
由於金管會 將與銀監會舉行「第二次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平台」,我方除了爭取國銀登陸更有利條件外,也將觸及陸銀參股我方等議題;在陸銀分行開業方面,目前中國銀行、交 通銀行兩家陸銀在台辦事處已經滿一年,並在十月下旬依規定向金管會提出申請為分行,金管會表示,將採取兩階段方式審查陸銀升格分行。
面對陸銀來台插旗、搶食我國金融市場,前國策顧問黃天麟認為,中國並不是自由市場經濟,各大中資銀行為政府所掌握,陸銀登台開業不僅將威脅我國金融業發展,還可藉由參股國銀,逐步併購掌握、操控台灣金融市場,令人相當憂心。
在中國服務網路優勢 對台商深具吸引力
新台灣國策智庫出版的「台灣國家願景—金融政策」也指出,陸銀辦事處升格為分行後,雖然初期在台據點不會很多,但陸銀在中國服務網路遠非外資銀行可比擬,對 已布局中國的台商深具吸引力,其在我國銀行市場的競爭力不容輕忽;此外,准許陸銀參股,等於提供機會讓中資影響國銀的企業放款分配。
「台灣 必須嚴防中國挾其優勢,對我國實施金融控制!」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說,中國金融業規模龐大,兩岸金融開放交流本來就是高度風險,以陸銀參股為例, 政府遲遲未宣布實施日期,即有很多顧慮存在;至於陸銀分行開業也是遲早事情,他強調,「台灣金融業恐遭蠶食鯨吞、以大吃小,我國金融市場將被中資主導。」
台商、個人徵信資料 經聯徵中心看光光
吳榮義並指出,陸銀東來後,將可使用我國聯合徵信中心,中資銀行可透過此一機制,在短期間內摸清我國主要企業的供應鏈關係,台資企業或個人徵信資料將全都露。
對陸銀來台之影響,金管會表示,兩岸金融業務往來是採取「穩健漸進」原則,有周延評估及完整配套措施,像陸銀參股,我方限制單一陸銀持股比例只能五%,整體陸銀與QDII不能高過十%;至於聯徵中心等問題,也有嚴格安控機制程序,外界無須過度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