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6日 星期日

《星期專論》美國人「聽說」的馬英九 ◎王景弘

《星期專論》美國人「聽說」的馬英九
◎王景弘
馬英九又在裝無辜,埋怨蔡英文和民進黨提議「和平架構」沒事,他提「和平協議」就是「賣台」;他的競選廣告高喊「和平」不是民進黨的專利。
他好像看不出兩種主張,只有「和平」兩個字相同;性質、立足點和所要求的過程都各異。本土政權所談的和平架構,都以主權國家,或「對等政治實體」為基礎,馬英九卻是接受「一個中國」的香港式和平。

和平協議 終極統一目標

台灣選民不分族群,捨謝長廷而選馬英九,但他執政無能,讓台灣/中華民國主權流失,卻以「原罪」論要替自己脫罪,只暴露他自以為是的傲慢。 
台灣人民會質疑他的和平協議,問題在他沒有誠信,也沒有民主理念。
他的誠信問題出在主張台灣主權歸中國,因而樂意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以「終極統一」為目標,但這種立場與絕大多數台灣選民相悖。上次大選,他不得不偽裝民主,宣示「愛台」,台灣前途要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

上任以後,卻偽裝盡棄,原形畢露,誠信蕩然,而且他蔑視民主,只知指使國會,不受監督;和平協議暴投,公投主張反覆,誰還能相信這種人?

誠信問題 大老發出質疑

質疑馬英九的不只是民進黨,連那些替他站台,公開說假話的國民黨「大老」,對美國官員講私房話時都怨聲載道。維基解密的文件,洩漏了他們對馬英九的真正評價,值得選民省思:
──國家主權與傾中問題:王金平指出,中國領導人沒有人敢改變一個中國原則和「統一」的目標,因此,他提醒馬英九對中國政策要思考三個問題:會不會損害台灣主權;會不會妨害台灣安全;會不會損及台灣人民利益。

連戰指馬英九受國民黨黨國教育,到美國讀書以後才接觸到民主與人權,他是中國國族主義者,認同的是「中華民國」,不是台灣。

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告訴錢復,中國已經幫馬英九很多忙,馬也應該回報,在公開聲明與中國同調,多說「台灣與中國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份」,錢復回應說,要馬英 九發表更符合中國立場的談話,在政治上仍有困難,台灣對這些問題分歧仍深,但「不管你們如何不喜歡他,馬英九是你們唯一的希望。」

錢復拿民意分歧替馬英九說話,但馬卻自己透露,二○○八年他告訴墨西哥報紙,稱「兩岸關係是地區與地區關係,而非國與國關係」時,「北京領導人感到意外」。他相信,因為他不會搞法理獨立,北京會跟他打交道。

中國目標要併吞台灣,馬英九是北京的「唯一希望」,而他又可以自我矮化到令北京領導人感到意外,可見他不能做為台灣的希望。

只顧中國 不重民主體制

──民主價值:王金平抱怨,馬英九政府一上台很快便簽定三通、投資及學生交流等協議,但卻不肯把協議依法提送立法院審議,讓人民感到沒有發言權,這就是他堅持擬議中之經濟合作協議應送立法院審議的原因。

王金平指馬英九第一次任黨主席並沒有做好,回頭兼任黨主席有利有弊,最重要的是他應尊重立法院,不能指揮立法院。

蕭萬長對馬英九不顧在野黨,只顧中國,也有意見,他說,馬政府不但要與北京對話,也應與民進黨對話;有活力的反對黨存在,對民主體制很重要。

一個主張台灣主權歸中國、不尊重民主體制、拒絕接受國會監督的人,會同意人民公投決定台灣前途嗎?

經濟傾中 民眾感到不安

──經濟總設計師:馬政府把簽ECFA當其重大成就。錢復說這項議題是他在二○○九年四月訪問中國時,溫家寶主動提出;他雖不便回應,但他個人認為那是台灣的「救命」性協議。
但在此之前,蕭萬長已經承認,對靠台商回台灣投資重振經濟感到悲觀;台灣有人對馬政府與中國經濟關係的快速發展及前景感到不安;他也與較早主張的「兩岸一中市場」保持距離。
他說,雖然中國對兩岸經濟合作協議有興趣,但台灣必須謹慎評估其利弊。很多人告訴他,他們並不確定兩岸經濟整合符合台灣最佳利益。馬政府已瞭解放寬對大陸投資貿易在政治上不利的一面,未來會更加謹慎。

──煞車變油門:李登輝說,馬英九任命賴幸媛當陸委會主委,是要她當煞車,防範國民黨中國政策暴衝;賴幸媛也稱,馬英九「誠心誠意」要使對迅速向中國開放感到不安的人,「在決策過程有聲音」,所以她接受此項任命。
但馬就職前,江丙坤便稱,大陸事務決策在國安會;陸委會只是協調,奉命辦事。國民黨大陸工作會主任張榮恭更稱,馬政府的兩岸經濟議題,都來自經濟部、其他經濟機構及行政院,而不經過陸委會,它已失去扁政府時代的煞車角色。

煞車變油門 兩岸政策暴衝

北京原對賴幸媛的任命有疑惑,但吳伯雄說,他訪問北京後,中國方面「已瞭解」賴幸媛的任命只是象徵性,她會遵循馬的政策,而不是決策者。
其實,賴幸媛自己失格,不能當煞車,也寧當油門,不聽李登輝要她辭職的勸告。
這些局外人聽不到的話,就是美國人「聽說」的馬英九;這些話暴露他的誠信問題與反民主性格,難怪美方在歡迎台海關係改善之餘,也不忘一再提醒馬政府要與在野黨對話;與中國的協議要反映台灣的自由意志。

原先還看好馬英九能稱職的李登輝,只五個月便改變看法,認為他既不專業,又缺乏領導能力,更憂心馬英九與胡錦濤談的「和平協議」,會改變台海現狀。
馬英九拋出「和平協議」絕非「假議題」或「選舉語言」;蕭萬長早在二○○九年便告訴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處長楊甦棣,「如果」連任,馬英九會面臨更大的難題,「包括和平條約及發展軍事互信」。

美國人「聽說」的這種人,更像賣假藥的江湖郎中。對賣假藥的郎中再次登門兜售,一般人的正常反應是把他轟出去,誰會自作孽,再含淚、吐血去買來吞下去?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