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不和不守vs.不獨不統不武
◎ 真言
一八五七年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進攻廣州,當時兩廣總督葉明琛採取了一招名留青史的策略:「不戰、不和、不守」。當兵臨城下,主事者非但守成無方、抗敵無力,葉明琛更拒絕和談,也不許官兵抵抗;其結果是廣州淪陷,自己也被英法聯軍俘虜,淪為囚奴,最後客死於印度加爾各答。
馬總統日前在台中再度重申「不獨、不統、不武」的三不政策,並將三不政策與「一中各表」加以連結, 認為一中就是不獨,各表就是不統,而不武就是愛好和平。
這樣的論述除了作為選舉語言外,顯然有邏輯上的謬誤;統獨乃是意識形態上兩個對立的主張,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從分析雙方建構思維的元素為何著手,才能異中求同,找到大家最大的共識,進而凝聚國民力量;而不是以不統、不獨的說法,將事實存在的現象視而 不見,來規避台灣到底要統或是要獨的問題。
更何況一中是否就是不獨?也許一中代表的是主權喪失;各表是否就是不統?中國有可能讓各表來牴觸「台灣是中國神 聖不可分割一部分」的主張嗎?
描寫二次大戰的電影《獵殺U-571》,有一幕老士官長含蓄告誡艦長,「身為領導人,艦長絕對不可以說『我不知道』,這句話會害死艦上所有官兵。既為領導人,就必須敢於面對問題,拿出主張來」。
馬總統對於台灣未來的前途,應該有明確的主張,而不是採取不統不獨的說法來兩面討好。一般而言,兵臨城下而猶豫不決,已是兵家大忌,何況是統、是獨的原則未定,則國家前途堪憂。「不獨、不統、不武」與「不戰、不和、不守」 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葉明琛的策略錯誤,造成個人生死事小,喪權辱國事大,終至清廷滅亡。歷史殷鑑,值得深思。
(作者為商學博士,現任大專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