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中國經濟有那麼強大嗎

文/蔡吉源  
  中國經濟生產總值(economic size,以GDP 表示)於2010 年達到5.8. 兆美元水準而超越日本的5.474 兆美元,成為僅次於美國15 兆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各方估計,在高度成長不變的情況下,大約到2020 年後,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超越美國。   然而,當末日博土魯比尼(Nouriel Roubini)在今年4月中唱衰中國經濟時,IMF 的經濟專家預測中國在2016年將有可能超日趕美,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IMF 經濟專家是不是太樂觀了呢?長期持中國崩潰論的張清溪教授,深入觀查中國社會亂象的王崑義教授,以及長期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馬凱教授都可能不認同IMF 的觀點。   羅斯托(Walt W. Rostow)分析經濟發展過程有5 個階段:傳統社會;起飛前的先決條件;由起飛到自力成長;進入成熟;形成大眾消費期。根據經濟發展理論及羅斯托對經濟發展不同階段的描述,中國經濟發展尚未進入成熟階段,大約只能說是在起飛後的自力成長階段;而其可悲之處正在於其起飛的先決條件(preconditions 民主法治、法令規章、社會文化等)並未完全具備!改革開放30 多年,整個經濟體仍然是一部5 千年傳統專制政治文化與現代加工產及物質建設的拼裝車。因此,在經濟發展道路上一直顛簸不定,收死放亂。必須時時祭出宏觀調控政策,加上嚴刑峻法與思想控制,才能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外衣走在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之上。   事實上,中國經濟發展是十分畸型的。   光一個投資過度就讓盧比尼對中國未來經濟不能樂觀相待。貪腐與政商勾結使各地方政府無不卯足全力進行各種基層建設,以至於地方政府累積之債務餘額高達5兆多人民幣(台幣20 兆以上),因而也充斥逃官,2008年逃官將近5 萬人,可以列入世界奇聞!  畸型的經濟發展除了形成區域發展不均衡,擴大城鄉差距以外,更嚴重的是所得分配非常不平均。最富有20%組群家計可支配所得與最貧窮20% 組群家計可支配所得之比為18.2 倍,遠比台灣的6.34,日本的6.25 倍及美國的9.75 倍為高。財富大半集中在少數特權階級手中,眾多升斗小民的勞工及農民其生活仍然十分困苦。   總體經濟方面,低估的人民幣引進不少熱錢,累積龐大的外匯存底及嚴重的通貨膨脹壓力。幸而股市投機只有點(上海深圳)的延伸而無面的擴大,否則一旦股價泡沫破滅勢必引起房市連鎖反應並波及金融市場而使經濟安定成為畫餅。   因此,引起中國經濟崩潰的經濟因素似乎不很明顯。   地方政府的龐大債務可以由中央政府埋單,總體經濟失衡也可以由中央的宏觀調控加以緩和。盧比尼預言的硬著陸只要沒有更為惡化的結果,中國經濟似可度過金融危機以來的困境。 但是,所得分配的極度惡化,絕非宏觀調控所可扭轉。因此,貧富懸殊及社會動亂,可能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