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8日 星期四

馬凱:台灣會步向失落20年? / 哪幾個產業將是明日之星?

馬凱:台灣會步向失落20年?

馬凱
曾經紅極一時、以「日本第一」為全球艷羡的鄰國,從1990年經濟陷入低成長、頑固通縮,迄今已20年,但向前展望,看不見絲毫曙光,行將陷入第3個「失落的10年」。詢其緣由,眾說紛紜,而且的確原因非一,但日本領先全球陷入少子化、人口老化、人口負成長的過程,恐怕咎不可辭。

人口負成長4年,去年即減少12.3萬人,而總人口中近1/4是65歲以上的老人,食之者眾、生之者寡,國內總生產要如何有效增長?擁有生產力者日減,且實質所得還不斷縮小,內需市場怎能不持續萎縮?即使不受其他因素拖累,這樣一個國家想要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真是戛戛乎其難哉。

面對這樣的前車之鑑,我們不僅不知警惕,而且以比日本更快的速度降低生育率,已成全球之末,只得0.9%,比日本的1.4%還少。經建會 5年前估計,總人口7年後開始減少,揆諸近幾年生育率的直線墜落,恐怕撐不過4、5年。日本在經濟失落15年之後人口開始減少,那麼台灣經濟的失落豈不是 從10年前即已出現端倪?

看看近年來台灣的成長率,的確不十分光彩,平均已在4%上下,還是靠著對大陸的出超快速成長支撐,一旦對岸世界工廠關門,更將伊于胡底?

數十年來,生育率快速下降已是先進國家普遍的現象;
有些歐洲國家發現問題嚴重,就動用全民的力量力抗狂瀾,如法國,將每一個新生兒視為全民共同的責任,共同參與撫育教養,終於扭轉了少子化的危機。
有些國家,如新加坡與瑞士,則有計畫地引進移民,靠這些年富力強同時學有專長的新移民一舉兩得,既避免人口負成長的趨勢,也快速強化其生產力。

我們則不然,少子化問題一年比一年嚴重,其惡化速度竟已到了創造世界紀錄的地步,只聞官員嚷嚷要以有效政策鼓勵生育,或者對新生兒提供若干不痛不癢的補助,根本是杯水車薪;另一方面則緊閉大門,將各方優秀人才摒諸門外,生怕他們搶了台灣勞工的工作機會、污染台灣人民的優越文化,或是變成敵人的先頭部隊。

因而我們親眼目睹國家走入鄰國的覆轍,卻束手無策。但我們一定要認清,日本正陷入第3個失落的10年,再怎麼掙扎也無法脫困,這個泥淖反而愈陷愈深。台灣或許尚未深陷到無可挽回的地步,但還有多久呢?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542期;或 訂閱理財周刊紙本/電子雜誌】
=================================================================

台灣才是未來明星    馬凱

(2011-06-23)台灣究竟應該發展什麼產業?或者說,哪幾個產業將是明日之星?每換一個政權乃至一任閣揆,這都是首先揭舉的大哉問。因而20年來,自從加工出口業這一個帶領 台灣創造奇蹟的領頭羊飄零海外,形形色色的策略性產業、新興產業即層出不窮。

最新的答案,則是經建會最近出爐的「未來將出現的7個明星產業」。

榮登前3名的,自是全球看好的文創與數位內容、生技及國際醫療,以及綠能及智慧綠建築;20年來政府傾全力支援的所謂高科技產業當然不能遺珠;而眼前最當紅的都更土地開發、觀光及餐飲乃至電動車,也必然包羅其中。

不過前3名既炫又酷的時髦產業,全球各國攘臂爭先,論財力、規模、人才、技術資源,台灣都瞠乎其後;也正因為如此,喧嚷了這麼多年,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都少的可憐,僅在1%上下掙扎。如果台灣的未來寄託其上,就是成長百分之百,也只是杯水車薪。

至於政策極度偏斜,全力栽培了20多年的所謂高科技產業,不是為人代工,就是微利經營,其中最赫赫有名的所謂「兩兆三星」,最是慘不忍睹。國家已為此徒耗多少歲月,浪擲無限資金、菁英、租稅優惠補給,傳統產業被壓縮幾乎無地可容。

親歷如此慘痛的教訓,主管部會還敢將它譽為「未來出現的明星」,其勇誠不可及也!

另一個「未來將出現的明星」,是目前紅到最紫的觀光旅遊業,不論市占率還是成長率,都令人咋舌。但可以確定,它絕不是未來的明星,現在已是超級巨星;原因無他,大陸觀光客蜂擁而來,加上即將開放的自由行,小學生用膝蓋想也會投他一票,又何勞高瞻遠矚的官員饒舌!

其實,明星愈是綴滿天空、相爭不下,不免愈令人擔心台灣經濟的前途。過去種種策略性、新興產業固是前車之鑑;放眼全球技術最領先、經濟最扎實的德國,它可曾浪費任何光陰疲於奔命地摘取天上的明星?反而腳踏實地將傳統產業精益求精、打造成第一品牌,任什麼經濟巨浪都能屹立不搖!

放掉耀眼的各色明星,回頭看看整個市場中占有空間最大、根基最扎實的傳統產業,這才是可以寄託未來的天王巨星;再看看正快速走向自由開放,而地理優勢無人能及的台灣,萬丈光芒已隱約透露。不要好高騖遠,認真把握手上的王牌,台灣必將成為明星。
===================================================================

捧著金飯碗闖禍   馬凱

(2011-05-06)台灣經濟近年來面臨重重險阻,但能自金融海嘯的衝擊中迅速復甦,開放陸客功不可沒。兩年多即從零直衝每日4000餘人的大陸觀光客,受到兩岸政治宣傳的影 響,對阿里山極度嚮往,不能一遊,必引為憾事。因而阿里山特有的森林小火車,陸客爭相搭乘,如果阿里山少掉小火車,必然失色不少。

於是原本經營不善、搖搖欲墜的森林小火車,忽然炙手可熱,每列火車4節車廂早已不敷所需,乃在4節之後再加掛4節,使運量大增一倍;即使如此,仍然供不應求,不得不容許乘客站立走道之中。阿里山小火車忽然成了推動台灣經濟邁向繁榮的大功臣,如果下月底前陸客自由行順利開放,功勞還要再添一筆。

但如此熱門的阿里山小火車,卻是主管森林的林務局與專責交通及觀光的交通部避之唯恐不及的燙手山芋,雙方推諉卸責,拖了一年多仍然妾身未分明。

就是這該死的一年多,陸客暴增,爭搭小火車,迫使列車不斷加掛車廂;而偏偏天災不斷、地質不穩,已經險象環生的小火車,簡直就像走在鋼索上,旅遊業者早就擔心遲早要出事。

果然,一株巨樹因蛀損倒下,讓列車出軌,造成陸客5死百餘輕重傷的慘劇;林務局與交通部在努力撇清責任的同時,又極力將闖禍的小火車趕緊交到對方手裡。

在一個高度發展的市場經濟裡見到這種情況,可真是匪夷所思。每年上百萬陸客爭著搭乘的列車,簡直就是金飯碗,何以反成了闖禍精?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金飯碗被牢牢掌控在一群根本無心經營的官僚手中。

其實,市場早就明示了解決此問題的簡單辦法。君不見,以觀光立國的瑞士,也有這樣的森林小火車,但被他們視若拱璧,坐一趟要價新台幣6000元,自然財源滾滾、利市百倍。而我們同樣珍稀的阿里山小火車,陸客打破頭爭求一乘,坐一趟只要區區100元。

問題就出在這裡,阿里山小火車的票價只要提高到6000元的1/6,以價制量的結果,搭乘者會大為減少,就無需加掛4節車廂。

即使如此,經營者的獲利仍將數倍於今;而為了維護這個金飯碗,必然安全至上、服務第一,將車廂內外打造得精緻整潔,絕不容許出任何差錯;造成乘客大量死傷,門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