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_2007西藏藏曆年之旅(二版) ~下 (~蔡議德)
本文乃參加李茂榮先生領隊的西藏攝影團後所整理,詳細資料請參考
地址:104 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二段 76 號 5 樓
電話:02-2567-2616 傳真:02-2563-1584
代表人:李茂榮 連絡人:郭娟真
領隊:李茂榮先生 (專業、親切)
E-mail:travel104@yahoo.com.tw
交觀甲字第6862號 旅行社品質保障協會證號:北1573號
經營項目:甲種旅行社登記經營之相關業務遊記、旅遊照片
# 記得 “動作放慢,隨時深呼吸”、“ 多喝水,多上廁所”
★拉薩_江孜_日喀則
★羊卓雍措(湖)
★崗巴拉山口冰川
★日喀則_札什倫布寺
★澤當_桑耶寺
★庸布拉康
★拉薩_江孜_日喀則
日喀則之行,是西藏之行中拉車距離最長的一天(400公里)。
日喀則位於西藏南部雅魯藏布江與其支流年楚河交匯處,日喀則市既是歷史名城,又是佛教聖地。
「岡巴拉山口」位於浪卡子縣與貢嘎縣的交界,海拔4990公尺,是眺望標高7206公尺的聖山寧金崗桑峰(藏語的意思為夜叉神住在高貴的神山)與「羊卓雍措」的極佳景點。
日喀則自然風光非常秀麗,人文景觀相當豐富,這裡最負盛名的就是有珠穆朗瑪峰,
從日喀則繼續往南走,將到達美麗的冰川世界及“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
還有以珠穆朗瑪峰為首的冰峰雪山,風景秀麗的原始森林帶,交相輝映的神山、聖湖、草
原,充滿神秘、傳奇色彩的名寺古剎,尤其是世界最高海拔的寺廟 -- 絨布寺,及獨具特
色的後藏人文風俗與史前海底化石…,都是前藏地區與世界各地所沒有的。
★羊卓雍措湖
「羊卓雍措」藏語「羊」是上面的意思;「卓」是牧場的意思;「雍」是碧玉的意思;「措」是湖泊的意思。連起來就是「上面牧場的碧玉湖泊」,也稱為「羊湖」。
「羊卓雍措」綿延無垠的湖面,清澈漸層的藍天、定靜神秘的神山,令人心曠神怡,更讚嘆西藏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資源。
「羊卓雍措」標高4441公尺,東西縱長130公里,南北面寬約70公里,湖面總面積638平方公里,屬低濃度鹽水湖,湖中魚類豐富,養殖已漸成規模,有「西藏魚庫」之稱。
「羊卓雍措」與「瑪旁雍措」、「納木措」並稱為西藏三大聖湖之一。中國政府在「羊卓雍措」建造水庫,並建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電廠。
環湖沿途可見多處烽火台遺址與廢墟,這些烽火台、廢墟均毀於1904年英國侵略西藏的戰爭中,而迄今這段戰爭的歷史仍是各自(中國、西藏、印度、英國)解讀。
雅礱河風景區1988年被定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山南雅礱河風景名勝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位於浪卡子縣境內素有“天山仙境,人間羊卓”的藏南聖湖"羊卓雍措"呈狹長形,海拔4441米,湖岸曲折,群山環抱,湖濱牧草如茵,魚鳥游翔,湖西岸有著名雪峰,高7206米的寧金崗桑峰,是登山探險的好去處。而山上下掛的冰川一直延伸到海拔5000多米的卡惹拉山口公路邊上,景色真是美麗。
崗巴拉山口冰川
★江孜
江孜是前藏通往後藏的最大城鎮,亦是中、尼的重要交通要道,以中尼公路相通。
車子一進入江孜縣城,滾滾沉鬱的沙塵風暴立即封固所有畫面、味道,灰茫茫的色調彷彿經過染色處理似的,迥異於浪卡子縣羊卓雍措寧靜的湛藍;這就是西藏高原氣候中「一日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寫照。
「江孜」位於雅魯藏布江支流年河中游北岸,為西藏第三大城市,人口6萬(2002年),農產以青稞、油菜、小麥,是西藏主要農產區之一,而有「後藏糧倉」之稱。
江孜縣城中最著名的有「江孜宗堡」與「白居寺」古蹟。
江孜宗山遺址
宗山位於江孜中心,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又可鳥瞰綜覽江孜全城,古堡於14世紀吐蕃時期建立,並取名「傑卡爾孜」,藏語為「至高無上的王宮」,簡稱「傑孜」,漢語變音為「江孜」成為地名。
「江孜宗堡」為1904年藏人抵抗英軍入侵的要塞,因藏人為保衛家園英勇犧牲,而有「英雄城」稱譽,中共於2004年建立百週年紀念石碑。江孜宗堡山下仍保留有傳統老城區,約有數公頃。老街坊仍為傳統碉樓建築樣式,保留石舖地面,簡約拙樸,門前雖然仍圈養牛隻,但形制上已漸失農區民宅的特色,而以「人」居住的機能導向。
宗山是國務院重點保護單位之一,它聳立在江孜古城中央,屹立在白居寺對面的懸崖
峭壁上。公元1904年春,江孜軍民在這裡寫下了反抗英帝國主義侵略,保護祖國領土
主權的可歌可泣的一頁。宗山上至今還保留著當年抗英的炮臺。
1904年,英帝國主義侵略軍600人佔領崗巴宗,同時從亞東向北入侵江孜,在宗山受到江孜軍民的拼死抵抗。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築起炮臺,用土炮、土槍、“烏耳朵”、刀劍、梭標和弓箭與入侵之敵展開了英勇的血戰,戰鬥持續了8個月之久,在1904年5月上旬的一個晚上,千餘軍民偷襲英軍兵營,幾乎把以榮赫鵬為首的竊據江孜的英軍全部消滅。6月,英軍派來了援軍,用大炮狂轟宗山炮臺。不幸,堡壘中的火藥庫為英軍炮火擊中而爆炸。江孜軍民在最後關頭,仍用石頭居高臨下,拼死抵抗,堅持了3天3夜。所有勇士寧死不屈,跳崖殉國,寫下了光輝而悲壯的篇章。抗英血史中的宗山砲台,當時烈亡人數達數千人。
當時,由於清朝中央政府的腐敗,雙方力量對比的懸殊、武器優劣差異等原因,江孜
軍民抵禦外侮的鬥爭失敗了。但是,英雄的江孜軍民熱愛祖國,為維護祖國尊嚴,保衛領
土完整,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精神卻流芳千古。
今天,宗山上昔日的炮臺仍然依稀可辨,歷史上英雄們戰鬥過的地方,被後人譽為“
英雄峰”,江孜英雄城便由此而得名。宗山,還是西藏舊政府江孜宗所在地,江孜宗辦公
、生活、唸經等情形得到再現,清朝乾隆年間大臣巡邊的四塊石碑,仍保存完好,故宗山
也有其十分重要的文物價值。
以傳統水力研磨青稞的作業,再一次領略藏民的智慧。
★日喀則_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藏語為「吉祥須彌」之意。
扎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尼色日山的南側,興建於西元1447年,由宗喀巴大師的弟子根敦珠巴(第一世達賴喇嘛)所主持,並定名為「扎什倫布巴吉德欽秋坦皆利朗巴杰威林」(意思為吉祥須彌妙好大利遍勝十方),簡稱「扎什倫布寺」。
扎什倫布寺是歷世班禪的駐錫地,是黃教四大寺廟之一。
扎什倫布寺位於日喀則市西北的尼色山下,寺廟依山而建,佔地面積達30萬平方米。
來到後藏,不能不參觀班禪所管轄的扎什倫布寺。由於在世界媒體的報導下,達賴的知名度遠大於班禪,又目前的班禪已接受中共政權並在北京受教育,相較於達賴為了西藏問題流亡海外,對於我們這種不了解藏傳佛教的人可能會造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其實真要論宗教地位,班禪為無量壽佛轉世,應較觀音菩薩轉世的達賴高一級。又班禪其實是要潛心修佛,不管政事,故很快地就被中共當局給解放了。
扎什倫布寺,依山形地勢建築布局,高低落差極大,配置循序緊密,錯落有致,設有經堂、佛殿、農莊、房舍共3000餘間,規模宏偉。西側為彌勒佛殿(強巴殿)是當今世界上最大之銅佛坐像,而最大的經堂為措欽大殿,旁有三間佛殿,大經堂高三層,前為回字型天井院落,是班禪向全寺僧侶講經說法之處,也是眾僧辯經論法之地。扎什倫布寺為西藏後藏地區格魯派(黃教)最大寺院。
扎什倫布寺是「班禪喇嘛」駐錫地與終生法台,扎什倫布寺在西藏政、教地位與「布達拉宮」齊名。
「達賴」和「班禪」是西藏佛教格魯派(黃教)領袖宗喀巴大師的兩大傳承弟子,各為西藏地方政教領袖,後來形成兩個不同的傳承系統,但是彼此相互確認轉世的身分,世代互為師徒。
「班禪」」緣起於西元1645年,西藏當時在蒙古的勢力範圍,首領固始汗以「班禪博克多」封稱宗喀巴四傳弟子羅桑確吉堅贊。
「班」梵文為「班智達」,「禪」藏語為「欽波」,意為「精通五明的大學者」;「博克多」蒙古語則為「智勇雙全」的尊稱。羅桑確吉堅贊圓寂後,由弟子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為其尋找轉世靈童,從而確立了後世「班禪」轉世系統。
1959年西藏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被迫流亡印度(駐錫於印度北部達蘭薩拉),中共以十世班禪的「順服」做為統領西藏的政治象徵,企圖以「班禪」制衡「達賴」勢力,削弱達賴在藏民心中地位,但均未能得逞。
1989年1月28日十世班禪在扎什倫布寺的「新宮」圓寂,中國政府委由當年中國政協常委、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扎什倫布寺的主持恰扎‧強巴赤列活佛負責尋找班禪轉世靈童。不過,恰扎‧強巴赤列卻暗中將尋找靈童情況向印度的達賴彙報,使得達賴在1995年5月10日搶先中共確認出生在西藏嘉黎縣的根頓‧確吉尼瑪為十世班禪的「轉世靈童」。三天後,達賴所法定的班禪繼承人根頓‧確吉尼瑪突然在西藏消失,成為世界上年紀最小的政治犯。
但中共對外宣稱達賴所確認的靈童「根頓‧確吉尼瑪」十世班禪繼承人的身分無效,並於1995年11月另覓五歲堅贊諾布為第十一世班禪,12月8日於扎什倫布寺坐床繼位。但扎什倫布寺的主持恰扎‧強巴赤列為此被判刑8年,「扎什倫布寺」從此遭受極為嚴格監控。
目前兩位「班禪」均已進入高中就讀,而這段尚未完結的「班禪雙包案」,未來將會再使「扎布倫布寺」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
寺內有九世班禪曲吉尼瑪於1904年主持修建的世界最大銅佛——強巴佛。佛像高26.2米,肩寬11.5米,腳板長4.2米,手掌中指長達1.2米,耗銅23.18萬斤(約115噸),耗黃金8000兩,眉宇間鑲嵌大小鑽石32顆,並裝飾著珍珠、琥珀、珊瑚、松耳石等1400多顆,由110名工匠歷時4年完成,號稱“天下第一大銅佛”。
在扎什倫布寺內,還有五至九世班禪的合葬靈塔和十世班禪大師祀殿“釋頌南捷”。一世達賴及四世班禪的靈塔也安放在寺內。
扎什倫布寺由一世達賴喇嘛根敦珠巴於1447年創建的,現有喇嘛800餘名。
每年藏曆5月14日至16日是扎什倫布寺展佛節,屆時將在高32米的展佛臺上舉行隆重
的展佛活動。為期3天的展佛節裏,
第一天展出“過去佛”,即無量光佛;
第二天展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
到第三天展出“未來佛”,即強巴佛。
每年在藏曆8月裏舉行三天的跳神活動,共表演40餘種宗教舞蹈。那動人心魄的音樂、想象奇特的面具服飾充滿了神秘、威嚴的氣氛。
寺內還保存著明、清兩代帝王所賜的金玉印章、封誥敕書等,均為珍貴文物。
逛完扎什倫布寺,回到大門口,一大堆和尚在廣場上豎旗竿,不准通行。
領隊交代待會兒離開時,民眾會整身灑沾巴粉,相機必須收好,免得被弄髒了。
灑粘巴粉祈福原本是好事,卻有少數民眾藉機"惡意整人",看來是針對觀光客
把頭套摘掉,把沾巴粉直接往口、鼻塞,
把衣領拉開,把沾巴粉直接往衣服內整把灑,
弄得滿頭、滿身、口、鼻、耳朵內都是沾巴粉
直接往口、鼻塞沾巴粉,嗆得直咳嗽,(萬一弄成呼吸道發炎....)
身上衣服每個口袋都是沾巴粉,
相機背包也到處是沾巴粉,鏡頭蓋一放到口袋,再拿出來也是沾巴粉
有位團友說:
藏胞的信仰、心理真是令人不解,
有虐待狂,"惡意整人",直接往口、鼻塞沾巴粉,嗆得人直咳嗽,
有被虐待狂,在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裡磕長頭,磕頭磕幾個月,不事生產。
在扎什倫布寺,回到大門口,一大堆和尚在廣場上豎旗竿,不准通行。
導遊說寺外可以拍照,我跑去拍一大堆和尚在廣場上豎旗竿,
"不准拍照",一個年輕和尚還動手推人,
西藏的和尚,其凶悍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只不過拍拍廣場上的和尚而已,我想這位師父是真的出家人吧??
扎什倫布寺的慘痛經驗,各位可千萬小心不要重蹈覆策。
★庸布拉康
庸布拉康在乃東縣城南,雅礱河東岸的山頂上,相傳建於聶赤讚普時代,是西藏第一座宮殿建築。前面是一幢多層建築,後面是一座方形高層碉堡式望樓,均以石塊砌成,巍峨挺拔,氣勢雄偉,有數十級石階盤旋而上。
聶赤贊布稱王後,建立了號稱西藏第一宮的"雍布拉康"(雍布拉康位於山南地區的澤當市),(贊布:藏語為強者之意,也就是國王的稱號)。
殿內供奉著吐蕃王松讚幹布和文成公主、尺尊公主的塑像,造型精美。宮內還保存著
許多歷史文物和典籍,是研究西藏曆史的重要資料。
★澤當_桑耶寺
桑耶寺【西藏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
有“西藏第一座寺廟”之稱的的桑耶寺,始建於762年,寺基由寧瑪派的創始人蓮花生大師測定,整個寺院的建築由寂護設計,唐朝金城公主之子,吐蕃王朝第五代贊普赤松德贊主持奠基,歷經17年建成。桑耶寺有許多名字,古稱“烏登勃來”,藏文寺名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藍”或者“烏策欽莫寺”,還有“無邊寺”、“存想寺”、“三樣寺”等名稱,但一般總稱為“桑耶寺”。這個名字的由來據傳說是為了滿足一下藏王赤松德贊急於想見到寺廟建好後景象的迫切之心,蓮花生大師施展神功,在自己的手心上變幻出寺院的幻影,赤松德贊驚呼一聲:“桑耶”(藏語“出乎意料”的意思),由此得名:桑耶寺。
桑耶寺建成後,赤松德贊從內地、印度、於闐等地邀請高僧住寺、譯經,鼓勵貴族子弟出家到桑耶寺修行,並宣佈吐蕃全民一律信佛教,從此奠定了桑耶寺的崇高地位。
桑耶寺是藏傳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廟,整個建築群完全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佈局:宏偉的烏策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太陽、月亮兩殿象徵宇宙中的日、月兩輪;烏策大殿四角的四座佛塔代表四大天王;大殿周圍均勻分佈的四大殿、八小殿表示四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環繞寺廟的圓形圍牆象徵世界週邊的鐵圍山。凝聚藏、漢、古印度3種建築風格的烏策大殿門口有一“興佛盟誓”碑。多吉德殿大門外右側有一吐蕃石碑,碑文為古藏文。
「桑耶」藏文譯為「不可思議」、「超乎想像」的意涵。任何人只要登上哈布日山的山腰,鳥瞰桑耶寺的全景,就會清楚看見遠古以來,為何桑耶寺是藏人心中的存想!
桑耶寺又名桑鬱寺,始建於唐代,是西藏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被稱為“西藏千寺之祖”,後成為西藏佛教寧瑪派(紅教)的中心寺院。
桑耶寺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扎囊縣雅魯藏布江左岸的哈布日山下,是西藏第一座寺院,亦是藏傳佛教中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寺院,為藏傳佛教中「寧瑪派」(紅教)主要的道場。
桑耶寺相傳建於八世紀中葉,由吐番王朝赤松德贊(755-797),迎請薩霍爾(孟加拉四部)國王古瑪特其之子持律者-大堪布寂護與烏仗那(阿富汗)大師蓮花生入藏傳教講經,為彰顯君師功德而建桑耶寺,並鼓勵貴族子弟受戒修行,要求吐番全民一致尊信佛教。
桑耶寺建築面積達11萬餘平方公尺,氣勢壯闊。該寺是西藏古代建築中,最富特色的寺廟建築群。
桑耶寺仿印度烏旦達波寺形構建,以佛教觀想中的大千意象,按壇城(佛經中的世界形成圖說)形象佈局,配置風格殊異於西藏目前留存的古寺。
壇城以中央主殿(烏孜大殿)為須彌山,代表世界的中心,
左右太陽、月亮兩殿,象徵宇宙日、月法輪,
四座紅、白、綠、黑不同顏色的佛塔,分據主殿殿角端10公尺處,以不同材質,構造砌成,也象徵著守護聖殿的四大天王。
周圍對稱分佈的大、小殿堂,表示四大鹹海中四大部洲、八小洲,
環繞寺院的圓形圍牆為世界周邊的「鐵圍山」,圍牆上並塑有1028座佛塔守護桑耶寺。
藏傳佛教中的宇宙(Chakravala)觀是一座「壇城」的形象,「壇城」由圓、方為主體構成,寺內文物久遠珍貴,典藏豐富,而雕塑、壁畫、唐卡、石刻、裝飾呈現寫實又充滿幻相。佛塔、神殿均以方形為建築基底代表四方匯聚,而中心以圓為「頂」或為「體」代表集中能量與包容。
主殿烏孜大殿坐西朝東,四面以迴廊以「轉經筒」圍繞,形成院牆圍護主殿,迴廊的木質六角廊柱有「柱礎」工法式樣,並有淺雕紋路,十分特別。
主殿建築與塑像以三層三樣式,融合漢、藏、印三地建築工法,最具特色。
底層殿為藏式、中層殿漢式、上層殿印度與尼泊爾風格,在西藏主要的古寺院建築中並不多見,有人據此又稱桑耶寺為「三樣寺」。
十四世達賴喇嘛(丹增嘉措)於1959年離開西藏離流亡印度時,曾在桑耶寺停留三天講道,經雍布拉康轉進印度。所以桑耶寺一直受到中共當局高度關切,直到1982年才撥款整修該寺。但2007年5月西藏自治區政府卻拆除寺內一座由廣東省信徒供奉高9公尺的蓮花生大師鍍金佛像,再度引發宗教壓迫的爭議。2007年1月1日中共已通過實施所謂的〈宗教管理條例〉。
周長有1公里餘的圓圍墻,象徵佛經中的鐵圍山,
聳立在圓圍墻中心的烏策大殿,象徵佛經中說的須彌山。
桑耶寺的烏策大殿分為三層,各層建築風格迥異。
大殿四角有紅、白、綠、黑各一塔,象徵管理須彌山四方人類社會的四大天王。
大殿周圍的12座佛殿,象徵著須彌山四方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八小部洲,
大殿東南角白塔,周圍立有108座山塔。
大殿周圍圓形圍墻上,每隔1米有一座紅塔,真可謂千塔林立,故桑鳶寺又有“千塔寺”之稱。
離開桑耶寺後,登上哈布日山的山腰,清晰綜瞰桑耶寺的「壇城」配置全景,它以印度著名的歐丹達菩提寺為模式,依照佛經中壇城的世界形成圖說進行佈局建築。
到桑耶寺參觀時(西藏第一座喇嘛寺廟),沿著雅魯藏布江開車,再換搭乘小船1.5hr到對岸,又搭接駁車到桑耶寺,途中感覺甚為偏僻、荒涼,甚至有沙漠地形,中午吃泡麵。其隔離、不便之處,自不待言。
這次到桑耶寺參觀時,接駁車還不停熄火,有位團員本有心臟病,車內多擠幾個人,空氣一不好,就真的躺下來了。偏偏選擇荒郊野外,交通不便的地方,你說怎麼辦才好呢?
氧氣筒又放在對岸遊覽車上,臨時拿不到,還好領隊經驗豐富,冷靜處理,而且很有福氣,
剛好隊裡有急難救助組織的醫師、護士一起旅遊,才能化險為夷。
有心血系統疾病者計劃到偏遠地區旅遊,簡直是自討苦吃,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免得發生意外,連後送都有困難,也給主辦的人莫大的壓力。
★天珠
愛德華天珠網站,那裏有相當完整的天珠介紹。
搭機返回台北。不停的轉機,有的機場一待3個小時,這時候筆記型電腦就派上用場了。
★行前建議
雖說只有短短的十天行程,但旅行社在整個行程的豐富性及時程的掌控已相當不錯,不過由於沒有經驗到這種高原文化之旅,故就個人而言,若能加強以下幾點,相信行程會更令人滿意,在此也提供有意去西藏的同好以下幾個我個人的建議:
1.除非你很有自信本身的身體狀況,行前先到合歡山適應高山狀況。
從出發第一天到西藏就開始服用抗高山症的藥物,減少高山症的反應。
2.行前不論上網或買書,一定要多看些關於西藏歷史文物的介紹,否則當導遊在介紹時
,什麼宗喀巴、格魯教派、達賴班禪N世…會搞得一頭霧水。
3.若你出發前台灣是正處炎熱的夏天,千萬不要以為在緯度高台灣只有一些的西藏,你
只要帶一件一般外套。高原的氣候是很難預測,且溫差很大,建議除了保暖外套外,圍巾
、高領毛衣、手套、帽子(可保暖又可遮陽)都是必備物品,女生的話,建議還可帶保濕
面膜,不佔行李空間,又可快速保養,畢竟高原的乾燥和大量的紫外線,不是我們平地人
的膚質可以抵擋的。
4.若有要選買當地文物,可先上網看看,或者可到玉市逛逛,現在那裏也有許多在賣西藏文物的攤位,相準東西後,到西藏可再作比較。
5.西藏的人文、風景很有特色,會讓你照相照到欲罷不能。
★特別注意事項:一定要投保海外緊急醫療險
要前往西藏旅遊者,由於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低、空氣稀薄,容易產生高山症
請務必要購買,“旅遊平安險附加海外緊急救助醫療險”,它絕對是你緊急時候的幫手。
(請將您的保單資料告訴您的領隊或同行的人員,因為緊急的時候是別人幫您的)。
如果您得了高山症住院,住院的醫療費用是無法請領醫療保險費用的,請注意這點規定;
但是醫療的後送與交通的協助,可是您最大的幫手。
★高山症會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
故高血壓、心臟病、氣喘病等患者及正在發燒、感冒的人都不宜前往
★行前不能感冒、保持最佳身體狀態
很多人都會提醒要去西藏的朋友,千萬不能感冒。最主要是因為感冒容易引起肺水腫,嚴重者可能致死,故要特別小心。路程中一有不舒適絕對不要忍耐,要先告知導遊。
★海拔高、氣壓低,預防高山症
★行前準備預防高山症的藥品:丹木斯(Diamox,acetazolamide),
有心血系統疾病、氣喘、鼻過敏者須特別小心,事先準備藥品。
★第一天不要洗澡(減少耗氧),可以擦拭身體。
★"動作放慢,隨時深呼吸"
到西藏高海拔地區,走幾步就喘,彎腰繫鞋帶更是喘。
隨時、隨地深呼吸,以預防高山症發生
★多喝水,多上廁所(飲水最好買瓶裝水、礦泉水)
(這是國外登山隊教練帶隊來西藏登山對隊員的〞七字箴言〞,
這才是抗高山症的最好最實際的辦法,一直要保持尿樣清澈)
★地處偏遠、建設落後、缺乏衛生觀念,高原的沸點只到攝氏80度,
食物不易煮熟,容易導致腹瀉、
★護照、台胞證"隨身攜帶"及妥善保管
出門在外護照、台胞證即為身份證明,入藏通行證是您通關的放行條
★白天太陽很大,不要被騙了,
下車仍需穿長袖衣褲、穿外套、戴帽子,只要您感覺頭涼時就感冒了.
★西藏因地處高原帶,既雲全國日照最多之地,防曬油固不可缺;
但天氣變幻不定,雨傘及相機防雨用品必不可少;
★衣服比照合歡山晚上裝備
衛生衣、毛衣,再加一件防風、保暖的雙層外套即可,套頭帽子、手套、雪鞋、毛襪,
護脣膏、乳液、紅糖、巧克力
拉薩海拔3600m,晚上攝氏零下8度,晚上放在汽車內的礦泉水會結冰。
因在旅館內有暖氣,穿著襪子睡還好。室內放一盆水,或將大毛巾沾濕,以免太乾燥,
★不買不出價
★一般寺廟內部皆須付費才能拍照,外庭可以拍照。
相機宜輕裝上陣(如:一鏡走天涯的18-200mm+50mmf1.4,外加一高質素的DC)即可,
50mmf1.4乃供在各寺內拍攝之用(要收費而不淮使用閃燈);而CPL亦為必需品。
★手機call台灣請打00+886+台灣電話去掉第一個0
路邊話吧打電話RMB1.5/min
★在山上拍照時,看景不走路、走路不看景
攝影旅遊參考配備:僅供參考。
1.Canon5D+24-105mmf4.0L鏡,防手震3級
or24-70mmf2.8
2.Canon5D+70-300mmor70-200mm
廣角+17-40mmf4.0(16-35mmf2.8有暗角)
3.三機二鏡+消費機CanonS95
(SONY/Panasonic/Leica/、、)
4.行動硬碟,儲存、檢討、整理超好用,鋰電耐用。
5.筆記型電腦
以人文為主的話,腳架幾乎派不上用場。
機身高ISO可用、防手振、好鏡頭是必備的工具。
=================================================================
歡喜佛:男女雙修的密宗法門
2008/03/05
歡喜佛:男女雙修的密宗法門
簡明導讀: 神祕,歡喜佛,男女,雙修,密宗,法門 神祕歡喜佛 男女雙修 密宗法門
密 教7世紀出于印度唐代傳人中國,在西藏與當地民間信仰相結合成為藏傳密宗。藏傳密宗佛教(俗稱喇嘛教)作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與其它教派并沒有 什么不同,但與被稱為"顯教"的漢地佛教相比,顯教以理論探索為主,而藏傳佛教以密教為精髓,以 高度組織化的咒朮儀禮、俗信為其主要特征,宣傳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印契(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結合的修行方式。
歡喜佛 供奉在密宗是一種修煉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宗喀巴大師說:"調心要令信所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鑑視",漸漸習以為常,多見少怪,欲念之 心自然消除。佛教教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利用"空樂雙運"產生 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明王那些凶惡的面目不僅是用來嚇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來對付自身,對付內孽障的。而與這些看似殘暴的明王 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伙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經上的話來說,叫做"先 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愛欲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
印度密教就有這樣的傳說:崇尚 婆羅門教的國王"毗那夜迦"殘忍成性,殺戮佛教徒,釋迦牟尼派觀世音化為美女和"毗那夜迦"交媾,醉于女色的"毗那夜迦"終為美女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為 佛壇上眾金剛的主尊。與佛教其它派別所主張的非存在("無")不同, 密教肯定現實世界是存在的("有")。在肯定萬物的基礎上,密教認為陰陽兩性的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后的解脫。"歡喜佛"正是這種理論觀 念的圖解。
類似手法在漢地佛教中也有,比如民間盛行的魚藍觀音,觀音化身為市肆中美貌的女子,當被搞得神魂顛倒的男子要和她結婚時,看到的卻只是具骷髏,以次警醒塵世的虛幻。只是受儒家倫理的限制,漢地佛教在表現這種題材時一般是采用比較含蓄的手法。
男女雙修與印度教
印 度教是繼承了印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傳統發展而來的一種宗教。它的哲學的核心是宇宙的生命崇拜。常常通過多種多樣人格 化的生命形態,包括多面多臂,半人半獸,半男半女的怪誕造型來表現宇宙生命的勃勃生機。各種形象 的身姿和手勢都賦有有特定的象征意義,從生殖崇拜升華而來的超驗哲學本體意義上的宇宙生命崇拜,成為印度藝朮尤其是印度教藝朮象征主義的中心,人體作為宇 宙的縮影,充滿了生命氣息的容器成為表現宇宙生命的直接載體。
在藏傳佛教供奉的眾多佛像中最令人驚詫的莫過于歡喜佛的形象了,其外表怪誕 難曉,有的丑陋凶惡,有的人身魯面.有的多個腦袋,有的有多只手,有的腰間挂著人頭,有的腳下踩著伏臥在地的少男少女,有的單身,有的雙抱交媾。種類質地 分金、銀、銅、木、石,還有 泥塑彩繪和"唐卡"壁畫等。歡喜佛最常見的形象是男女裸體相抱交媾,許多人看了以后深感困惑,難道一貫宣揚"不淫欲"的佛教在這里被嚴重褻瀆了嗎?
佛 教和印度教之間本來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佛教否認有創造宇宙萬有和主宰一切的神,而印度教則主張萬物都是由無所不能的梵神創造的。佛教主張"中道",反對 偏激﹔而印度教的不同教派不是極端自我折磨,就是放縱酒色。在社會生活中,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印 度教則實行嚴格的種姓制度。在藝朮表現上,佛教追求平和寧靜的理想,而印度教卻力圖用強烈的動感變化來表現宇宙神明的威儀。但是在笈多王朝(320年 -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在南印度,由于印度教非常得勢,佛教勢力甚至被排除于這些地區之外。而在古印度另端的孟加拉地區,在帕拉王朝 (750-1150年)的庇護統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成為印度次大陸行將消失的佛教的最后堡壘。
不過這時的佛教為了延續自 己的發展,已經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內容,衍變為密宗。佛教藝朮也深受印度教影響,引進了許多印度教的護法神,出現了多頭多臂的菩薩像、憤怒姿態的神 像,以及其他強調神祕性和官能性的神像。特別典型的是出現了許多男女雙修 的形象。究其本原,這些男女雙修也是印度教性力派影響下的產物。
性交作為密宗宗教儀式的思想根源
密 教也稱坦多羅教,坦多羅tantra(密咒)的詞根tan的原義就是生殖、繁衍。它繼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縱樂派)的思想和實踐。與印度教中其他門派相比 性力派是種行動體系。它也尋求解脫,但不在來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絕塵世中的各種享樂,反而去盡 力地挖掘種種聲色之娛及"山神"經驗。性力派特別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認為性是最大的創造性能源,通過性交可以使人類靈魂和肉體中的創造性能源激揚起 來,與宇宙靈魂的大能合流,達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為此他們直接把性交本身作為一種宗教儀式,在性交 中使男女通神,這種儀式稱為"輪寶供養"。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已婚或未婚的數對男女出席舉行"五種享樂"。前四種是魚、肉、酒、谷物和飲食,最后一種是性 交。在性交之前需冥想和其他准備,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情,然后以多種形式進行性交,男女在極樂中溶為一體 ,體驗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情景。在歡喜佛圖象和明王妃合抱交媾之相,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正是所謂"大樂"形式。
藏傳佛教 中女神的形象眾多,與漢地佛教中几乎沒有女神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受到性力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認為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創造女神的性力而產生和繁 衍的,印度教中有三大主神,其中掌管生殖與毀滅的濕婆,以勃起的陰莖作為其象征。印度古代將陰 莖勃起歸于"氣"的運行,注重以意念調息,從而出現瑜伽。瑜伽是印度傳統的修煉方法,包括靜坐調息、禪定等,與中國的氣功類似。
藏傳佛教中女神形象眾多
在 佛教密宗中,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煉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征,通過 想象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親証"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槃境界。這就是 "歡喜佛"的宗教寓意。
空行母是一種介乎天人之間的女性神祗,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飛行,故名。在密宗中是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女神。其形貌多變,通常可分為人形與獸面空行母兩大類。此尊造像即為人形空行母的常見造型。
此 空行母像圓面怒目,蛇卷怒發,發絲柔順光滑。頭戴五葉骷髏冠。項挂人首項鏈,長垂及地。左手屈臂高擎嘎巴拉碗,右手后伸向下持鉞刀。左弓步展立姿,仰面朝 向左前方,體態優美,極富動感。造像丰乳細腰,肌肉質感塑造准確。上身滿飾瓔珞,足踏二神。單層覆蓮 座,蓮瓣細長飽滿,底板有十字交杵陰陽魚圖案。
藏族誕生神話:丑陋獼猴和嬌媚魔女的交歡
藏 文史書《西藏王統記》里記載一段有趣的傳說:那普陀山上的觀世音菩薩,給一只神變來的獼猴,授了戒律,命它從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 這只獼猴來到雅礱河谷的洞中,潛修慈悲菩提心。正在猴子在認真修行的時候,山中來了一個女魔,施盡淫欲之計,并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我們兩個結合吧!" 起初,那獼猴答道:"我乃觀世音菩薩的徒弟,受命來此修行,如果與你結合,豈不破了我的戒行!"那女魔便嬌滴滴地又說道:"你如果不和我結合,那我只好自 盡了。我乃前生注定,降為妖魔﹔因和你有緣,今日專門找你作為恩愛的人。如果我們成不了親,那日后我必定成為妖魔的老婆,將要殺害千萬生靈,并生下無數魔 子魔孫。那時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殘害許多生靈。所以希望你答 應我的要求。"那獼猴因為是菩薩降世,聽了解這番話,心中自念道:"我若與她結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與她結合,又會造成大的罪惡。"想到這里,猴子一 個跟頭,便到普陀山找那觀世音菩薩,請示自己該怎么辦。那觀世音想了想,開口說道:這是上天之意,是個吉祥之兆。你能與她結合,在此雪域繁衍人類,是莫大 的善事。作為一個菩薩,理當見善而勇為﹔速去與魔女結成夫妻。這樣,獼猴便與魔女結成 伴侶,后來,這對夫妻生下六只小猴,這六只小猴性情與愛好各不相同。那菩薩化身的獼猴,將這六只小猴送到果樹林中,讓他們各自尋食生活。
三 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視子女,發覺他們已生殖到五百只了。這個時候,樹林的果子也愈來愈少,即將枯竭。眾小猴見老猴來了,便紛紛嚷道:"我們將來吃什么 呢!"他位個個攤著雙手,模樣十分淒慘。那獼猴見此情景,自言自語道:我生下這么多后裔是遵照觀世音菩薩的旨意,今日之事,使我傷透了腦盤,我不如再去請 示觀世音去,想到這里,他旋即來到普陀山請示聖者。菩薩道:"你的后代,我有夠撫養他們。"于是,獼猴便遵命于須彌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種子。撒向大地,大 地不經耕作便長滿各種谷物盆地,父猴才別了眾小猴回洞里去。眾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變短了,也開始說話,逐漸變成了人,這就雪域上的先民。
注:獼猴變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間廣為傳播,并記錄在古老的經書之中,還搬上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的壁畫之上。那獼猴住過的洞穴,民間傳說就是澤當附近的貢布山上,而"澤當"也因是"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
↑藏密歡喜佛像。多由黃金製作價格高貴↑
↑清朝宮廷供奉之密宗歡喜佛像↑
↑黃金鑲嵌寶石歡喜佛像↑
↑價格高,能買得起者皆富貴,就光憑有錢就能有眾多女友。↑
神秘的道場除了供奉三寶佛外,兩旁也供滿歡喜佛,他也曾出書談論雙修的好處。要找雙修的對象,敦都強調一定要身材姣好,豐胸細腰,還要守口如瓶、嚴格保密、高矮適中、秀髮亮麗、美麗性感之花陰女。
雙修要怎麼做?男女必須藉親密動作,相互愛撫,意念專注,如果要召喚雙修的女對象,敦都還教導施咒的方法。
根據印度佛典,歡喜天為象頭人身的暴惡之神,觀音菩薩化身女子,與祂性交並得其歡心,從而令其皈依佛法。因此歡喜佛代表調整心性、培植佛性,也象徵智慧與慈悲的結合,常用於修行時觀想,正信密宗並不鼓勵一般信眾親自實行。
=================================================================
西藏_布達拉宮的文物很多,裡面又不能拍照,有的網站資料不錯,可以先了解會看到哪些東西,先參考畫冊,蒐集、整理,出發時列印攜帶。否則到裡面人擠人,導遊介紹得很認真,講到後來,你自己反而會搞迷糊。
★發現者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 //www.travel104.com.tw
★西藏_拉薩旅遊景點介紹_香巴拉假期
★http://www.atibet.com/attracti ons/Home > 旅遊景點介紹 > 拉薩 >布達拉宮
尊重版權,請自己整理!
=================================================================
歡喜佛:男女雙修的密宗法門
2008/03/05
歡喜佛:男女雙修的密宗法門
簡明導讀: 神祕,歡喜佛,男女,雙修,密宗,法門 神祕歡喜佛 男女雙修 密宗法門
密 教7世紀出于印度唐代傳人中國,在西藏與當地民間信仰相結合成為藏傳密宗。藏傳密宗佛教(俗稱喇嘛教)作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終極目標與其它教派并沒有 什么不同,但與被稱為"顯教"的漢地佛教相比,顯教以理論探索為主,而藏傳佛教以密教為精髓,以 高度組織化的咒朮儀禮、俗信為其主要特征,宣傳口誦真言咒語(語密)、手結印契(身密)和心作觀想(意密)三密相結合的修行方式。
歡喜佛 供奉在密宗是一種修煉的"調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機緣"。宗喀巴大師說:"調心要令信所緣",對著歡喜佛"觀形鑑視",漸漸習以為常,多見少怪,欲念之 心自然消除。佛教教義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利用"空樂雙運"產生 了悟空性,達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明王那些凶惡的面目不僅是用來嚇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來對付自身,對付內孽障的。而與這些看似殘暴的明王 合為一體的嫵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時必不可少的伙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經上的話來說,叫做"先 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愛欲供奉那些殘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們引到佛的境界中來。
印度密教就有這樣的傳說:崇尚 婆羅門教的國王"毗那夜迦"殘忍成性,殺戮佛教徒,釋迦牟尼派觀世音化為美女和"毗那夜迦"交媾,醉于女色的"毗那夜迦"終為美女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為 佛壇上眾金剛的主尊。與佛教其它派別所主張的非存在("無")不同, 密教肯定現實世界是存在的("有")。在肯定萬物的基礎上,密教認為陰陽兩性的結合是宇宙萬物產生的原因,也是宗教最后的解脫。"歡喜佛"正是這種理論觀 念的圖解。
類似手法在漢地佛教中也有,比如民間盛行的魚藍觀音,觀音化身為市肆中美貌的女子,當被搞得神魂顛倒的男子要和她結婚時,看到的卻只是具骷髏,以次警醒塵世的虛幻。只是受儒家倫理的限制,漢地佛教在表現這種題材時一般是采用比較含蓄的手法。
男女雙修與印度教
印 度教是繼承了印度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傳統發展而來的一種宗教。它的哲學的核心是宇宙的生命崇拜。常常通過多種多樣人格 化的生命形態,包括多面多臂,半人半獸,半男半女的怪誕造型來表現宇宙生命的勃勃生機。各種形象 的身姿和手勢都賦有有特定的象征意義,從生殖崇拜升華而來的超驗哲學本體意義上的宇宙生命崇拜,成為印度藝朮尤其是印度教藝朮象征主義的中心,人體作為宇 宙的縮影,充滿了生命氣息的容器成為表現宇宙生命的直接載體。
在藏傳佛教供奉的眾多佛像中最令人驚詫的莫過于歡喜佛的形象了,其外表怪誕 難曉,有的丑陋凶惡,有的人身魯面.有的多個腦袋,有的有多只手,有的腰間挂著人頭,有的腳下踩著伏臥在地的少男少女,有的單身,有的雙抱交媾。種類質地 分金、銀、銅、木、石,還有 泥塑彩繪和"唐卡"壁畫等。歡喜佛最常見的形象是男女裸體相抱交媾,許多人看了以后深感困惑,難道一貫宣揚"不淫欲"的佛教在這里被嚴重褻瀆了嗎?
佛 教和印度教之間本來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佛教否認有創造宇宙萬有和主宰一切的神,而印度教則主張萬物都是由無所不能的梵神創造的。佛教主張"中道",反對 偏激﹔而印度教的不同教派不是極端自我折磨,就是放縱酒色。在社會生活中,佛教主張眾生平等,印 度教則實行嚴格的種姓制度。在藝朮表現上,佛教追求平和寧靜的理想,而印度教卻力圖用強烈的動感變化來表現宇宙神明的威儀。但是在笈多王朝(320年 -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本土日益衰微,在南印度,由于印度教非常得勢,佛教勢力甚至被排除于這些地區之外。而在古印度另端的孟加拉地區,在帕拉王朝 (750-1150年)的庇護統治下,佛教又保存了一段較長的時期,成為印度次大陸行將消失的佛教的最后堡壘。
不過這時的佛教為了延續自 己的發展,已經不得不吸收了大量印度教的內容,衍變為密宗。佛教藝朮也深受印度教影響,引進了許多印度教的護法神,出現了多頭多臂的菩薩像、憤怒姿態的神 像,以及其他強調神祕性和官能性的神像。特別典型的是出現了許多男女雙修 的形象。究其本原,這些男女雙修也是印度教性力派影響下的產物。
性交作為密宗宗教儀式的思想根源
密 教也稱坦多羅教,坦多羅tantra(密咒)的詞根tan的原義就是生殖、繁衍。它繼承了印度教中性力派(縱樂派)的思想和實踐。與印度教中其他門派相比 性力派是種行動體系。它也尋求解脫,但不在來世,而在"此生",它不禁絕塵世中的各種享樂,反而去盡 力地挖掘種種聲色之娛及"山神"經驗。性力派特別重視性能量和性信仰儀式,認為性是最大的創造性能源,通過性交可以使人類靈魂和肉體中的創造性能源激揚起 來,與宇宙靈魂的大能合流,達到一種最高的精神境界。為此他們直接把性交本身作為一種宗教儀式,在性交 中使男女通神,這種儀式稱為"輪寶供養"。它是在三更半夜由已婚或未婚的數對男女出席舉行"五種享樂"。前四種是魚、肉、酒、谷物和飲食,最后一種是性 交。在性交之前需冥想和其他准備,并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情,然后以多種形式進行性交,男女在極樂中溶為一體 ,體驗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合一的情景。在歡喜佛圖象和明王妃合抱交媾之相,明妃摟抱其頭,一足圍繞其腰,正是所謂"大樂"形式。
藏傳佛教 中女神的形象眾多,與漢地佛教中几乎沒有女神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也是受到性力思想的影響。這種思想認為宇宙中的萬物都是由創造女神的性力而產生和繁 衍的,印度教中有三大主神,其中掌管生殖與毀滅的濕婆,以勃起的陰莖作為其象征。印度古代將陰 莖勃起歸于"氣"的運行,注重以意念調息,從而出現瑜伽。瑜伽是印度傳統的修煉方法,包括靜坐調息、禪定等,與中國的氣功類似。
藏傳佛教中女神形象眾多
在 佛教密宗中,彼岸的超驗智慧"般若"代表女性的創造活力另一種修煉方式"方便"代表男性的創造活力,分別以女陰的變形蓮花和男根的變形金剛杵為象征,通過 想象的陰陽交媾和真實的男女交歡的瑜珈方式,親証"般若"與"方便"融為一體的極樂涅槃境界。這就是 "歡喜佛"的宗教寓意。
空行母是一種介乎天人之間的女性神祗,她有大力,可于空中飛行,故名。在密宗中是代表智慧與慈悲的女神。其形貌多變,通常可分為人形與獸面空行母兩大類。此尊造像即為人形空行母的常見造型。
此 空行母像圓面怒目,蛇卷怒發,發絲柔順光滑。頭戴五葉骷髏冠。項挂人首項鏈,長垂及地。左手屈臂高擎嘎巴拉碗,右手后伸向下持鉞刀。左弓步展立姿,仰面朝 向左前方,體態優美,極富動感。造像丰乳細腰,肌肉質感塑造准確。上身滿飾瓔珞,足踏二神。單層覆蓮 座,蓮瓣細長飽滿,底板有十字交杵陰陽魚圖案。
藏族誕生神話:丑陋獼猴和嬌媚魔女的交歡
藏 文史書《西藏王統記》里記載一段有趣的傳說:那普陀山上的觀世音菩薩,給一只神變來的獼猴,授了戒律,命它從南海到雪域高原修行。 這只獼猴來到雅礱河谷的洞中,潛修慈悲菩提心。正在猴子在認真修行的時候,山中來了一個女魔,施盡淫欲之計,并且直截了當地提出來:"我們兩個結合吧!" 起初,那獼猴答道:"我乃觀世音菩薩的徒弟,受命來此修行,如果與你結合,豈不破了我的戒行!"那女魔便嬌滴滴地又說道:"你如果不和我結合,那我只好自 盡了。我乃前生注定,降為妖魔﹔因和你有緣,今日專門找你作為恩愛的人。如果我們成不了親,那日后我必定成為妖魔的老婆,將要殺害千萬生靈,并生下無數魔 子魔孫。那時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更要殘害許多生靈。所以希望你答 應我的要求。"那獼猴因為是菩薩降世,聽了解這番話,心中自念道:"我若與她結成夫妻,就得破戒﹔我若不與她結合,又會造成大的罪惡。"想到這里,猴子一 個跟頭,便到普陀山找那觀世音菩薩,請示自己該怎么辦。那觀世音想了想,開口說道:這是上天之意,是個吉祥之兆。你能與她結合,在此雪域繁衍人類,是莫大 的善事。作為一個菩薩,理當見善而勇為﹔速去與魔女結成夫妻。這樣,獼猴便與魔女結成 伴侶,后來,這對夫妻生下六只小猴,這六只小猴性情與愛好各不相同。那菩薩化身的獼猴,將這六只小猴送到果樹林中,讓他們各自尋食生活。
三 年以后,那猴父前去探視子女,發覺他們已生殖到五百只了。這個時候,樹林的果子也愈來愈少,即將枯竭。眾小猴見老猴來了,便紛紛嚷道:"我們將來吃什么 呢!"他位個個攤著雙手,模樣十分淒慘。那獼猴見此情景,自言自語道:我生下這么多后裔是遵照觀世音菩薩的旨意,今日之事,使我傷透了腦盤,我不如再去請 示觀世音去,想到這里,他旋即來到普陀山請示聖者。菩薩道:"你的后代,我有夠撫養他們。"于是,獼猴便遵命于須彌山中,取了天生五谷種子。撒向大地,大 地不經耕作便長滿各種谷物盆地,父猴才別了眾小猴回洞里去。眾猴子因得到充足的食物,尾巴慢慢地變短了,也開始說話,逐漸變成了人,這就雪域上的先民。
注:獼猴變人的故事,在藏族民間廣為傳播,并記錄在古老的經書之中,還搬上了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的壁畫之上。那獼猴住過的洞穴,民間傳說就是澤當附近的貢布山上,而"澤當"也因是"猴子玩耍之地"而得名。
↑藏密歡喜佛像。多由黃金製作價格高貴↑
↑清朝宮廷供奉之密宗歡喜佛像↑
↑黃金鑲嵌寶石歡喜佛像↑
↑價格高,能買得起者皆富貴,就光憑有錢就能有眾多女友。↑
神秘的道場除了供奉三寶佛外,兩旁也供滿歡喜佛,他也曾出書談論雙修的好處。要找雙修的對象,敦都強調一定要身材姣好,豐胸細腰,還要守口如瓶、嚴格保密、高矮適中、秀髮亮麗、美麗性感之花陰女。
雙修要怎麼做?男女必須藉親密動作,相互愛撫,意念專注,如果要召喚雙修的女對象,敦都還教導施咒的方法。
歡喜佛泛指交合神像
歡喜佛又稱雙身佛、歡喜天等。宗教學者江燦騰表示,歡喜佛泛指自印度教性力派傳至西藏的男女相擁交合神像,常見於西藏修行圖像及唐卡繪畫中。根據印度佛典,歡喜天為象頭人身的暴惡之神,觀音菩薩化身女子,與祂性交並得其歡心,從而令其皈依佛法。因此歡喜佛代表調整心性、培植佛性,也象徵智慧與慈悲的結合,常用於修行時觀想,正信密宗並不鼓勵一般信眾親自實行。
=================================================================
西藏_布達拉宮的文物很多,裡面又不能拍照,有的網站資料不錯,可以先了解會看到哪些東西,先參考畫冊,蒐集、整理,出發時列印攜帶。否則到裡面人擠人,導遊介紹得很認真,講到後來,你自己反而會搞迷糊。
★發現者旅行社有限公司 http: //www.travel104.com.tw
★西藏_拉薩旅遊景點介紹_香巴拉假期
★http://www.atibet.com/attracti
尊重版權,請自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