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樂崎
台灣正進入總統與立委選舉倒數計時階段,在此同時,美國也正聚焦新罕布夏州與北卡羅萊納州的共和黨總統初選,為今年十一月的總統大選預作準備。
這兩場大選的共通點,在於引起了有關經濟、社會制度、醫療照護、房價與政治善治等議題的激烈辯論。但也有重大差異:美國是既有強權,勢力廣達全球並普遍受到尊重,但有時也會遭到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挑戰。
台灣則是個受強鄰威脅的小國,這個強鄰拒絕承認台灣身為自由民主國家的存在權利,而全球大多數國家只願與台灣發展經濟關係,使台灣陷入外交孤立。
因此,台灣人民在面臨重重艱難險阻情況下,仍然建立起活力充沛的民主制度,格外顯得難能可貴。假如美國能把注意力暫時自國內議題上移開,轉為關注這個位於遠方的小國情勢就更好了。
在台灣的總統選舉中,支持與中國發展更緊密關係的現任總統馬英九,以及強調維持台灣自由與民主的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博士之間競爭激烈。
雖然美國在台灣選舉中保持中立,而且也理應保持中立,我們仍必須密切注意兩點:選舉過程的公平性,以及來自中國的可能反應。第一點我已在前一篇評論中(華府與北京都必須保持中立)有過詳細討論。在這裡,我想對大選結果預料會對兩岸關係帶來的影響,再發表一點看法。
假如馬英九總統勝選,現行趨勢可望持續下去,台灣很可能更朝中國靠近。這對台灣的民主制度有好處嗎?兩岸關係可能因此出現短期安定,但這對東亞的長期均勢有利嗎?
確保台灣不受外力干預
假如蔡英文博士當選,而且政權能夠和平轉移,這不但將展現出台灣民主的活力,在包括中國在內的鄰國人民眼中,台灣更可能成為一座希望的燈塔。然而,可預見的是,對民主制度興趣缺缺的北京領導人很可能因此挑起爭端,使兩岸政治對峙情勢升高,或威脅對台灣使出經濟,或甚至軍事手段。
美國要對付這類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公開表明,美國支持台灣及台灣的民主制度,並將與台灣的民選政治領袖密切合作。我們同時也必須表明,在未來四個月的過渡期內,各方都應當尊重選舉結果,以及台灣組成新政府的政權和平轉移動作,不受任何外來勢力干預。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確保台灣人民能夠自由選擇他們的未來。這項發展與新罕布夏州及北卡羅萊納州的選舉討論同等重要。
(作者白樂崎曾任美國副助理國務卿與美國駐波札那大使,在一九九○到九五年出任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現為本報團顧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國際新聞中心俞智敏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