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2日 星期日

台灣是國家嗎?

台灣是國家嗎?
真國家 假國號 回應小六學生發問  ◎ 賴福順
四月十五日在自由廣場上看到一位小學老師的投書,提及面對小六學生的發問:「老師,台灣是國家嗎?」也聽到學生言及中國說我們不是國家。這位老師感慨萬千,為何學生對自己國家的名稱、定位模糊不清,如何教育?

本人以研究這個課題多年經驗,簡約扼要的,嘗試代答這位小六學生及其他眾多大小學生,甚至很多關心自己國家定位的國人。

關於這個議題,台灣創造了以下兩項世界紀錄:1951年《舊金山和約》日本放棄台灣主權,此後該主權下落何方?60年來,台外學者共有20多種說法。至於台灣在政治上的定位,至少已有70多種說法。

之前這麼多的說法,各有自己的著眼點,卻有各自無法克服的障礙,最重要的是不易找到合乎相關的學理及真實的事實。

想要探索這個曠世大奇案,客體上須依據歷史與國際法等學理加號以探索,主體上須拋棄個人的認知、成見,坦然接受這個歷史事實。歷史是早已存事實,不因後人不知或無法接受而消失;將這些過去發生的事實必須以國際法規範解析,最後一定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

現在答案已浮出,台灣是國家。從1950年3月1日開始,當天蔣介石在台北的總統府成立中央政府,有總統治理國家大政。依照國際法規範,一塊土地如果出現中 央政府,這塊土地就非僅是土地,而是一個國家。1951年,當時台灣的母國日本放棄台灣主權,照規定一塊土地若先有中央政府,則母國放棄的主權自然歸該子 國擁有,於是台灣政府擁有主權。

由於當時情勢特殊,當初建立國家的蔣介石卻將新成立的政府命名為「中華民國」,這個名稱是中國的舊政權,已在1949年11月20日被中國人民推翻,百日後,卻在台灣出現。

這個台灣新成立的政府是否可以稱呼「中華民國」?絕對不可以,為什麼?有20個學理與事實,十足證明台灣不可以擁有這個稱呼。這麼多學理當中,舉2例說明, 一是「名從主人論」,這理論源自孔子所說:「名從主人」,意思是這塊土地上的主人是居住在台灣島上的台灣人,則在這塊土地上台灣人建立的政權一定是台灣政 權,稱為「中華民國」就是錯誤,因為「中華民國」的主人是中國人,不是台灣人。因此不論中華民國有無滅亡,只能在中國土地上,不可能「遷移」到非是它土地 的台灣島上來;1949年起,中國國民黨從一開始就欺騙台灣人,說中華民國「遷移」台灣,這是天大謊言!

另一學理是「國號島名論」,意思是 島國國號全部「以島之名」,即島國國號命名的來源是島名,於是所有島國名稱必然與島嶼名稱相同,毫無例外;若有,就是錯誤,是假國號。目前國際上,國號分 長短,長國號係該國的正式完整國號,短國號係世人對該國的簡短稱呼。
目前全球島國共有47個,若以短國號來說,全部符合島名,絕無例外;若以長國號來說只 有46國符合「以島之名」,只有1國不符合,那就是台灣!

於是我們知道,台灣這個國家竟然使用被中國人唾棄不要的舊國號,台灣人不知其中究竟,用的不易樂乎。但世人對台灣人撿別國不要的舊國號來用,反應不一,有的人大惑不解,為什麼不用自己的國號?有的人十分驚訝,為什麼台灣會成為中國?有 的人看到台灣這樣做,直接說得到精神分裂症。

前兩種外國人筆者都曾遇到,2008年到美國國家檔案館,被誤以為是中國人,後來承辦人員知道 狀況,問了一個問題:「你們為什麼不使用自己的國號?」2003年,我的法國親家下了機場,看到「Welcome to Republic of China」,驚嚇萬分,以為到了中國。

至於說台灣政府罹患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一位英國最著名的國際法學者詹姆士.柯勞福特(James Crawford, 1948-)縝密研究台灣是否是國家後,在其名著的結論中指出的。

各國政府如何看待台灣這個假國號?大部分國家分開看待,一方面承認台灣國家存在,一方面不承認這個假國號。舉例說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官網上列出 台灣是國家,國際承認正式長國號(conventional long form)註明「不存在」(none),國際承認正式短國號註明(conventional short form)「台灣」,本國正式長國號(local long form)註明「不存
在」(none),本國正式短國號註明(local short form)「台灣」。請見網頁: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 factbook/geos/tw.html 之中Government這一項目。

台灣擁有國家的條件,是一個國家;但因使用假國號,反而 變成不是國家,成為中國尚未併吞的一塊殖民地。而中國對自己送上門的這塊肥肉當然不會拒絕,於是不承認台灣是國家;因為如果承認是國家,中國就不可以隨意 進攻。就像是30多年前,台灣稱呼中國為「共匪」、「大陸」,不承認對方是國家,以為如此就可以進攻中國。(作者為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