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名家精選》南方朔:雜牌封官榜!馬吳政府注定超級的平庸

名家精選》南方朔:雜牌封官榜!馬吳政府注定超級的平庸

2012年2月2日 19:38
  • 知名政論家南方朔。(圖/本報資料照)

文/南方朔

經過這次大選,台灣的政治勢力版圖已成「五十對五十的社會」,馬吳政府注定「超級的平庸」。新內閣是選戰後的論功行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和經濟發展其實並沒有關係。期盼這些人在加官晉爵之後,心中要把台灣百姓放在第一位。

台灣的二○一二年大選已經結束,就單純這場選戰而言,馬吳配是贏了,但與二○○八年比較,國民黨卻是蒸發了一百萬票,這意謂著馬英九其實是在政治上並沒有勝。

經過這次大選,台灣的政治勢力版圖已成了非常標準的「五十對五十的社會」,任何這種有一半人反對它的政府,已注定了這個政府將不可能有什麼重大的政績表 現。用當代美國最主要政治評論家之一的喬‧克萊恩(Joe Klein)的說法,這個政府將注定成為「超級的平庸」(Overmatched mediocrity)。

最好的轉型改革時機是二○○八年

因此,「馬吳體制」最近拚命在宣傳說,「它沒有了連任的壓力,未來將可大刀闊斧進行轉型改革」,任何稍明事理的都知道這純屬欺妄的詭辭。台灣最好的轉型改 革時機是二○○八年,二○○八年它以山崩式的優勢贏得了大選,立法院又有四分之三的絕對多數,轉型改革的摩擦成本最為低廉,一錯過那個時刻,機會就永不再 來。

就是在二○○八年同一時間,南韓的李明博政府、新加坡的李顯龍政府,甚至香港的特區政府都主動或被動地展開轉型改革。其中毫無疑問的以南韓拔得頭籌。

它已成為全球最新興的科技、汽車產業及文化產業大國,也成為亞洲最重要的FTA大國,在國際秩序上取得了樞紐地位。新加坡則轉型成了科技與金融並重的二十 一世紀的城市國家榜樣。至於香港,雖較被動,但也以其地利條件,成了中國最重要的金融商業都市。在當年的四小龍裡,祇有台灣停滯不進。

在近代的國家分析裡,早已被帶入一個概念,那就是「自得意滿」(complacent)這個新的概念,近年來台灣的發展都以中國大陸為參照點,而且不是中 國的全面,而是中國較差的那一面,因而造成了國民黨自認優越、沾沾自喜、志得意滿、故步自封的心態。韓國以超越過去的日本、領先未來的中國為目標,自然格 局很大,努力不懈。

台灣則以過去的中國大陸為參照點,單單一個ECFA就已自我吹噓成彷彿是多麼偉大的政績,古代中國所有的偏安政權都會因為偏安而日子好過,今天台灣志得意 滿,缺乏了轉型進步的動力,追究原因就是這種偏安政權的歷史惰性在作祟。一個政府在二○○八年這麼好的歷史機遇時刻,都沒有轉型改革,有誰會相信二○一二 會去轉型改革?

大老闆們打下江山 政府選項減少

因此馬吳政府在這個任期內,其政績實在不容樂觀。以馬吳政權在一月初的內部民調中已輸蔡英文十萬票,為了救亡圖存遂啟動最後的搶救機制,台灣所有的大老闆全都站了出來挺馬,這乃是他們最後打贏這一仗的關鍵。

這也就是說,馬吳政權乃是靠大老闆們打下的江山,經過這次大選,國民黨其實已完成了一次反面的改造,由孫中山先生那時的全民政黨變成了老闆們的資產階級政黨。

我曾撰文指出,早期的美國民主相當活潑,一八九六年的大選卻是「民主反革命」的關鍵,代表了中產及中下弱勢階級崛起,威脅到了大老闆們的利益,於是在那場選戰裡,大老闆們遂大舉獻金給共和黨,從此以後美國即進入了資產階級金權政治的階段。

在古典的民主理論裡有所謂的「國家工具論」,指的是政府要超越階級對立之上,調和社會矛盾。若大老闆成了某個政黨裡的特殊利益群體,就會使這個政府的選項 減少。馬吳政府在大老闆們的全力搶救下,保住了政權,我不知道像王建?提出加稅主張、賦改界提出資本利得課稅及加徵富人稅時,他們要怎麼去回應。

最近幾個月,美國的經濟學術界及實務界最熱門的話題乃是「國家資本主義」,諸如中、印、俄、巴西、南非及新加坡等國,它們的資本主義體制乃是以國營企業為核心,這與西方的「自由資本主義」完全大相逕庭,西方理論界正在努力地企圖非法化「國家資本主義」。

其實若要深入探討「國家資本主義體制」,當可知道它至少有兩種類型,一種以內部的壟斷為主,另一種以外部的開創為主,中國大陸兩者兼具,近年來中國大陸的 跨國合作與購併,即都透過國家尖端公司而為之,整個新加坡企業轉型也以國營部門為核心;而論台灣,也是這樣走過來的,祇是台灣的黨國資本主義體制,主要是 以內部的壟斷為主,成了政治支配的一環。

台灣的黨國資本主義體系複雜,但極少從事產業創新、科技開發、國際購併等尖端性的工作。正是因為缺乏了經濟轉型領頭羊的尖端國營企業,台灣的經濟究竟要如何轉,往哪個方向轉?台灣遂完全懵然一片。


新內閣沒有未來科技產業專家

也正因此,對於馬吳政府的新內閣,雖然他們在媒體上大力宣傳說是多麼了不起的財經內閣,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個內閣和經濟發展其實並沒有關係。這個內閣裡並沒有嫻熟未來科技產業的真正專家,這個內閣乃是選戰後的論功行賞。

出身金管會的陳沖是金融證券專家,大選時因設定「陳?防線」穩住了股民心理有功;劉憶如則因打蔡有功而出線,她對財政的運籌有多大能耐我不敢說;尹啟銘則 是ECFA第一號辯護士,ECFA究竟是功是過這是歷史自會評價的問題;管中閔則是以消費券而崛起。這樣的財經班底究竟能替台灣經濟帶來什麼遠景?的確不 容樂觀。

目前歐債危機已進入拖死狗的階段,歐洲已連續兩季負成長,進入衰退階段,隨時可能引發更大的危機,至於美國也進入後泡沫經濟時代,通貨緊縮造成的大型衰退即將出現,這個金融守成的內閣能不能穩住形勢,都讓人捏把冷汗。

這次政府改組,基本上是個論功行賞的政治酬庸,而不是對未來有圖謀的人事布局,在府黨院三大祕書長的安排上看得更明顯。

一般而言,一個新政權形成,必然有一堆人加官晉爵,但官場上從來就是先當官的先死,這個雜牌的封官榜,一等到政權出了狀況,必然會下台的人遍野皆是,人們不要忘了,當初劉兆玄出任閣揆時,媒體是如何宣傳吹捧,而今劉兆玄又安在哉?

台灣偏安 符合美國現階段利益


比較真正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政治的造王者藏鏡人金溥聰的人馬,這些二線人物由於論功行賞已紛紛搶到了核心的樞紐位置。經過這次選戰,我們已可看出掌握媒 體、專搞媒體及負面文宣這種務虛不務實的風格,已成了國民黨的新特性,金溥聰已改變了國民黨,金溥聰的人馬大舉占住了核心位置,金本人這個藏鏡人自己要哪 個位置,已值得密切注意。

國民黨高層已有耳語在傳,金由於掌握了媒體文宣,將來繼承人的這一仗仍將由他操盤,甚至不能排除「X金配」的可能性,這種耳語姑且存證。

新政權第一波的加官晉爵已告大體結束,而真正重要的乃是五月分的第二波人事,諸如兩岸、國防、外交及國安體制都將在那時揭曉,馬吳政權希望能永遠偏安,北 京是否接受,將來馬吳政權在台灣島內已難再創政績,北京已成了他們最重要的政績來源。北京由於利益多,任何地方祇要鬆一點,對許多大老闆就是商機。

永遠的偏安乃是古代中國許多偏安政權共同的美夢,台灣永遠的偏安也符合美國的現階段利益,這也是兩岸、國防、外交及國安人事互為一體的原因,這才是馬吳政權最核心的部分。當未來馬吳政府伸手向北京要政權,他們要付出什麼代價,乃是未來四年這個偏安政權最大的考驗。

人生路上,熙熙攘攘,不是求官就是為利,因此國民黨根據選舉的戰功而替很多人加官晉爵,我對這些人並無任何羨慕嫉妒,寧願獻上祝福,祇是期盼這些人在加官晉爵之後,心中要把台灣百姓放在第一位。當官是短暫的,百姓的福祉才是久遠的。未來的四年,願天佑台灣人民!

(本文由《新新聞》授權刊登,作者南方朔,台灣知名時事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