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4日 星期日

10年內,現有的工作機會將消失50%,你的職位還在嗎?

10年內,現有的工作機會將消失50%,你的職位還在嗎?
文/Dr. Keynes Cheng
http://www.setn.com/News.aspx?NewsID=52608
Mark Zuckerberg(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網際網路與社群網站的崛起改變世界(圖為Mark Zuckerberg/美聯社/達志影像)


「10 年內,現有的工作將消失 50% ,你的位子還在嗎?」根據美國勞工部調查,目前在學學生畢業後,有 65% 要做的是現在還不存在的工作。現在全世界最熱門的職位「社群經理」,這個名稱在 10 年前根本都還沒有出現。網路科技的到來,快速地改變整個世界的架構,而這改變是持續加速的。稍微看得遠一點的人,如微軟的創辦人 Bill Gates 已經看到了這個不可避免來到的未來:20 年後,因為網路所促成的自動化,將造成整個社會的結構性失業,而這次失業潮將延燒到白領階級。

其實互聯網的科技,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自動化,而是在深層大量地累積資料之後,我們迎來的教育思維的改變。在沒有互聯網之前,以往的研究發表後,要傳到地球 的另外一半邊,透過紙本可能要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然而有了網路之後,研究成果一發表,地球對面的人瞬間就看得到了。因此,互聯網急劇地加速了創新的速 度。以往人要學習時,如果要查找資料,需要先到圖書館去把書找出來,因此要自學也非常不方便;現在網路上面到處都是學習資訊,因此如同《世界是平的》的作 者佛里曼所說,剩下的只是 “動機的差距”。

既然剩下的是 “動機差距”,那麼顯然目前的教育制度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以往學生認為在學校所學的技能,出去可以用上二、三十年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科技所帶來的改 變,能讓你用上兩、三年就不錯了,在某些更競爭的領域裡面(如網路業),可能連兩、三個月都不到。因此,在學校中,有些老師已經看到了這層瓶頸,開始思考 怎麼在學校裡面啓發學生的 “學習動機”,教會他們如何自我學習、自我質疑,並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其中以臺灣大學電機系副教授葉丙成做得最積極,還因此得到了全球第一屆教學創新冠軍 (Overall Winner)。

這消息固然令人振奮,但是我們有好幾個世代的人已經接受了舊式教育的傳統制約,而在思考模式上面沒辦法跳出這個窠臼。而這一篇文章,就是要寫給這些人的。 在未來,我們將面臨更大的挑戰,這世界將發生更劇烈的變動,一路工作到順利退休的時代已經不復見了(除非你考上公務員……,不過我不是在鼓勵你考公務 員…),即使是巨大的企業,也會在瞬間傾覆;君不見 Nokia 的手機在幾年光景間,就 GG 了嗎?不說 Nokia, 曾經讓台灣引以為傲的 HTC 從股王的天價,瞬間跌落到 1/10 不到的股價,花不了一年的光景。我們還可以一直這樣子唱名下去……

這世界變動之快,2004 年才創立的 facebook,不到 10 年就改變了全世界人的互動方式;2005 年才發明的 YouTube,不到 10 年就改變了整個世界的影視收視習慣;2007 年才發明的 iPhone 以及 2010 年才發明的 iPad,不到 10 年就完完全全改變了全世界的運作模式。同樣的,我們也可以一直這樣子唱名下去。我只是想要讓你感覺到這改變的速度,因為這些改變,實實在在地創造了許多前 所未有的產業,以及前所未有的工作技能。以往我們許多的工作模式或是管理原則是建立在工業時代的知識基礎之上;然而在網路時代,所有的原則正在以極快地速 度重塑著,而我們渺小的人類正是處在這個轉折點之上,也因此不僅是許多剛畢業的學生感到迷惘,甚至是出了社會工作數年、數十年的人也感到迷惘了。甚至有些 人迷惘轉為憤怒,希望能夠抵制這個浪潮;而實際上,渺小的人類是無法力抗時代的潮流的,只要用心去面對,無論什麼時候開始,都來得及的。

這邊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新工作思維,希望對同在這個時代中的大家有些幫助。

※用網路的角度、特性,來思考你的工作
在未來的 10~20 年間,網路科技還會持續劇烈地改變許多產業。雖然這改變不是一天就達成的(看看報業、音樂產業就知道了),但是該來的遲早要來。因此,你必須要問,你手邊 所正在進行的工作是否可以利用網路科技來達成自動化?如果可以的話,你要積極去面對,而不是被動地等待被取代。是的,你要成為創造改變的人,唯有如此,你 才會是在大潮來臨時,存活下來的人。

※持續且積極地跨界學習
網路科技所帶來的另外一個不可思議,就是打破了知識的邊界。這道理很簡單,以往我們對於某個領域不是很瞭解,要查找資料是很困難的。現在只需要在那個小小 的搜尋 bar 上面打上幾個字,我們就有了最初的頭緒;再加上一點點的熱忱跟動力,我們就能搞懂一些端倪;再加上一點點的動機,你就創造了跨界的知識結合。是的,然後創 新就發生了。這就是為什麼現在這世界會改變地這麼快的原因。因為知識的跨界容易了。所以,現在起,你也要積極地開始跨界,開始把其他領域的好東西給混種進 來。創新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麼困難。

※不知道並不可恥,持續地忽略才真危險
即使我非常努力地跟上時代的科技、潮流,我發現次世代的文化、創新還是以非常快地速度在改變。前一陣子,我面試新人時,最喜歡問的問題是,「請問你知道 PTT 嗎?」問這個問題,並不是要用瞭不瞭解 PTT 來作為錄取的標準,而我是想要理解新世代年青人的社群是否轉移了。果不其然,根據數據顯示,現在大學生已經開始不用 PTT 了,而以往象徵著年輕人的 PTT 社群,實際上已經逐漸轉變成了青壯年的大叔社群了;那麼這些新世代的年輕人究竟跑哪兒去了呢?這就需要我們需要不斷地拋棄成見,才能夠看清楚事實的現況。 因此,面對新世代,承認自己的無知,並努力去瞭解,才是真道理。

※想走快一點,一個人走;想走遠一點,就一起走
雖然利用網路的力量,一個人可以做到以往數十個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實際上要面臨一個時代的轉變,我們是需要一個團隊來共同打造「挪亞方舟」,一起 度過這個挑戰。而要讓一個團隊走地又快、又遠,在互聯網的時代是有可能的。這種團隊裡面最需要的是心態開放的人、並且不自我設限的人,因此這樣子的團隊加 乘起來的學習速度就會比一個人還更加快速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工作文化,是需要被建立的。

※工作是你的志業,而不是你的職業
因為網路科技所帶來的改變非常迅速,所以在一個行業裡面,現在面臨到一個新學的技能,可能明年就必須要完全地更新,這是常有的事情。而能夠迅速更新到新技 能的,就好像升級的武器一樣,自然會比較強大一點,競爭力當然也會比較高一點。因此,如果對於工作缺少了熱情,相比於有很高熱情的人,在動機上自然出現了 巨大的差距;而這巨大的差距一旦出現,在學習的速度上面就會逐漸出現差距。這學習的差距在數年之間,產生的不是累加的差距,而是累乘的差距,因此最後在競 爭力上面最終所產生的差距是相當巨大的。

※寧靜而致遠,世界越快,心則慢
在這改變的時代裡面,大環境的意見是紛雜的。傳統的舊思維可能會限制你的前進;但是往前走,下一步的落腳之處卻是處處未知。此時,我們時常會出現「父子騎 驢」中故事的狀況。這時候,我們急需要的是內心的安定,切不可隨波逐流。我們需要的是時時跟自己的對話,瞭解自己的能耐、瞭解自己的特質,最後才能在其中 活出自己的人生。有一次,我出去給一個演講,演講結束後,一個聽眾過來問我問題,他覺得在這個時代,好像不會寫程式,就會被淘汰掉了,因此他非常緊張,詢 問我的意見。而我的想法非常簡單,你會因為看到一群人跑步跑得很開心,你就覺得自己也應該要去跑跑步嗎?但是,你知道你為什麼要跑步嗎?或是,你適合或是 願意去跑步嗎?人生最大的挑戰,永遠是面對搖擺不定的自己;而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你將更容易搖擺不定。

你我都處在這劇烈變革的時代,許多事情改變了,然而許多事情也都未曾改變。在這條單向道的人生上面,時間就是你最寶貴的資產,我很喜歡我數年前寫的文章的最後一段話,現在我再次把它拿來當成這段文章的結尾:

「你要理解這個樣子的事實,人生無論如何怎麼樣都不可能重來。你可能會犯錯,你可能會跌倒,不過那又怎麼樣?重點是,你從你之前的人生中到底悟到了什麼! 多一步或是少一步,你都不可能是現在的你。所以,好好地接受你的過去,就代表你能好好地接受現在的你;這也代表著,你將能夠從你之前的經驗挖掘出寶貴的東 西。如果你無法接受,甚至正視你自己,那麼寶箱在你前面,沒有開啟也是徒然。世界,是在你的腦裡面,不是在你的腦外面;瞭解到這一點,你的世界就很容易改 變了。除此之外,為了讓你的人生不要可惜了、遺憾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緣分是很難得的,可以跟父母開開心心地聊上一個下午或晚上的時光會在單向 道上消失的;可以跟好友一起瘋狂、一起努力的時光會在單向道上消失的;可以跟戀人一起擁抱、一起牽手的時光會在單向道上消失的。

重點不是你失去了什麼、得到了什麼,重點是你怎麼樣經歷了這些什麼。人生難得,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人生,其它的,都是次要的。最後,如果可以的話,儘量讓你的單行道長一點,因為精彩的總是在後邊。」

祝福你我的明天會更好,共勉之!